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石楼要闻

【媒体看石楼•《山西日报》】石楼县稳步推进淤地坝建设——保土增收两不误

石楼县政府 www.sxshilou.gov.cn 2025-07-07 17:02 来源:微石楼 放大 正常 缩小

    6月30日,《山西日报》7版以《石楼县稳步推进淤地坝建设——保土增收两不误》为题,报道我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

阅读提示

吕梁市石楼县:建好淤地坝 保土又增收

本报记者 李全宏

六月的黄土高原,骄阳炙烤着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在石楼县灵泉镇营房村的沟谷间,一台挖掘机正挥舞铁臂凿开坚硬的土层,三台自卸车在蜿蜒的施工便道上穿梭往返,近10名施工人员顶着烈日浇筑水泥……这是营房村大型淤地坝的建设现场,也是石楼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动缩影。

施工人员秦真龙正操作全站仪精准测量涵洞进口高程,司机李贵云驾驶装载机运送石料,豆大的汗珠随着脸颊不住地往下淌。“别小看这道坝,将来能拦蓄65万立方米洪水,淤出5.2公顷良田呢!”他指着沟道下游的设计图纸介绍,枢纽工程包含大坝、卧管涵洞、溢洪道“三大件”,建成后不仅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还能为周边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

作为山西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份,石楼县87%的国土面积饱受侵蚀,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任务艰巨。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大中型淤地坝42座、小型坝1360座,总库容达6588.8万立方米,累计淤地1092公顷。

“1公顷坝地的产量是坡耕地的5到10倍,农民们都说‘宁种一亩坝地,不种十亩坡地’。”县水利局干部李青平翻开记事本介绍,仅褚家峪村坡改梯工程就将407公顷坡耕地改造为机修梯田,年增粮食54.98万公斤。村民张四儿家的5.5公顷梯田年入8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小康状元户”。

从“水走中间”到“旱涝保收”,营房村邻村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全的对比令人振奋:“以前沟里洪水冲刷,两边只能种五六十亩地,还得靠天吃饭;现在坝地扩展到170多亩,去年大旱每亩仍产1500斤!” 这种转变源于淤地坝“拦、蓄、淤、种” 的综合效应,既拦泥保土、蓄水灌溉,更让机械化耕作成为现实。

“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是我们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向。”李青平指着远处山梁,那里新栽的沙棘苗在风中摇曳生姿。

营房坝的建设正延续着这样的奇迹。根据规划,2025年石楼县将新建28座淤地坝,总投资8656万元,建成后总库容达 1253.33万立方米,可淤地107.48公顷。而下田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正让3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域逐步披上绿装。

当夕阳为坝体镀上一层金边,挖掘机仍在轰鸣作业,施工人员正浇筑最后一段溢洪道底板。待营房坝明年5月竣工时,它不仅将守护下游村庄的安全,更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注入坚实的山西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