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储备入库
实施方案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石楼县2023年度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
2.项目承担单位:石楼县林业局
3.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小军
4.项目承担单位具体负责人:褚计生
5.项目建设地点:灵泉镇营房村、义牒镇张家塔村、罗村镇霍阳庄村
6.项目建设期限:一年
7.项目建设内容: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5000亩,其中:灵泉镇营房村2067亩、义牒镇张家塔村1829亩、罗村镇霍阳庄村1104亩
8.项目总投资:25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资金)
9.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面积5000亩,带动当地的林业发展,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2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2)
(二)标准规范: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 19377-2003);
《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GB/T37067-2018)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NY/T1237-2006)
《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1579-2007)
《草原资源调查技术规程》(NY/T2998-2016)
(三)政策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2.《中央财政林业草原项目储备入库指南》
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4.省林草局《关于着眼林草融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意见》
5.省林草局《山西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作导则》
6.省林草局《山西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
7.省林草局《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储备入库工作的通知》
三、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石楼县林业局属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编制为现有职工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主任科员4名,副主任科员1名;事业编制为现有职工38名,其中工程师5名,助理工程师8名,技师12名,高工3名,中工2名。林业局技术员充足,可以使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章辖区范围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一 、辖区内草地资源情况
石楼县国土总面积173686.67公顷,其中:草地面积55249.23公顷(国土三调数据),占国土总面积的31.8%,平均亩产草量135.8公斤,可载畜89万个标准羊单位。主要草种有羊草、狼尾草、白羊草、针茅、黄背草、蒲公英、马齿苋、苦苣菜、艾蒿、野豌豆、百脉根等。
二、项目区草地生态环境情况
1.项目区自然情况:石楼县(即工程区)位于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同隰县、永和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清涧县相望,北同柳林、中阳毗连。其地理位置东径110°22′—111°06″,北纬36°51′—37°16′。属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壑区,东依吕梁山脉,西靠黄沙急流。地形东高西低,起伏显著,东部凤尾山海拔最高2051米,西部黄河滩海拔最低567米,相对高差1484米。全县总的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梁峁成群,支离破碎,植被稀疏,地表侵蚀严重。
全县辖区共5镇4乡67个村民委员会,有人居住的自然村有483个。2021年底总户数35137户,农业户29636户,总人口116014人,农业人口89542人,总劳动力48923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431.37万元。其中:农业42983.16万元、林业18975.4万元、牧业25633.51万元、渔业84.8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754.5万元;财政收入5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元。国土总面积260.53万亩,国土三调数据中林业用地85.15万亩,占32.7%;草地82.87万亩,占31.8%;农耕地82.93万亩,占31.8%;其它用地9.58万亩,占3.7%。森林覆盖率为25.14%,属全国特困县。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土壤为灰褐土一个土类,五个亚类,即淋溶灰褐土、山地灰褐土、粗骨性灰褐土、灰褐土性土和灰褐土。五个亚类以灰褐土性土最为广泛,占到全县土壤面积的86.5%,本亚类土壤区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东部土石山区分布天然乔灌草;西中部地区乔木主要是刺槐、侧柏等,经济林树种红枣、核桃等,草为蒿和乔本科草类。共分十六个土属,三十个土种。根据分地类土壤取样养分常规化验,总养分是缺磷、少氮、钾不足。
2.项目区地理位置:灵泉镇营房村位于县城以南14公里处,纬度:36.957737,经度:110.740301,海拔:1200米,紧靠国营林场、义牒镇张家塔村位于县城以西19公里处,纬度:37.032794,经度:110.701986,海拔:1150米,紧靠国营林场、罗村镇霍阳庄村位于县城以东18公里处,纬度:36.934149,经度:111.023019,海拔:1350米,紧靠东山林场。
3.项目区草地资源调查情况:项目区草地类型属山地灌丛类草地,草原植被盖度为40%,优势草种有羊草、狼尾草、白羊草、针茅、黄背草、蒲公英、马齿苋、苦苣菜、艾蒿、野豌豆、百脉根等,年亩产鲜草1600公斤。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石楼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全县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矿产资源贫乏、基础工业较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典型的农业区。但是土地面积大,光照资源充沛,有效积温高、无霜期长,适宜草种的生长。特别是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把发展草地列入本届重点工程之一。建立草种繁育基地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将会极大地推动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促进林业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项目建设采用具有市场前景和竟争力的披碱草、冰草、无芒雀麦和达乌里胡枝子等品种作为主栽,采用径流林业整地方式实施。播种量提高到每亩4斤。采用水平阶径流林业整地播种是我省农耕地集水栽培的主要推广模式,由于水平阶对径流的充分拦截,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将水土拦蓄在树根周围,又起到了很好的蓄水蓄肥作用,因此径流林业技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列入全国推广技术。
项目承担单位石楼县林业局具有充足的技术骨干,可满足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
四、实施项目的有利条件
石楼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沙,气温回升快;夏季前期干热缺雨,后期温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干旱、少雪。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气温10.2℃,大于等于10°的积温3209,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23.3℃。全年无霜期189天。大于等于10℃的积温3204度,全县年平均降水量485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相对湿度55%,蒸发量796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4米。全年日照时数达2800小时,主要自然灾害干旱、干热风、冰雹和霜冻等。
项目区位于林场周边,人畜破坏不大,便于管理,项目区位于G340线两侧,交通便利。
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省政府的积极支持出台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山西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作导则》、《关于着眼林草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草原执法监管坚决打击开垦草原和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有利于保护和建设草原为前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合理地规划布局,适度地开发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
二、坚持原则
1、因地制宜,随势种草,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不损坏现有自然景观和林草植被,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和林间空地。
2、以草地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适度建设,注重实效。
3、以草原景观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简朴、野趣风格特色。
4、规划建设项目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可减少土壤流失量,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项目区草原的储备效益可达60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可以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可以为工程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对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农业的稳产和增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具体目标。可修复草原面积5000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可提高8-12个百分点;鲜草产量每亩增加300-500公斤。
3、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见附件4)。
四、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的主要方法
近自然恢复:封育、禁牧。
人工辅助修复:划破草皮、补种、施肥、鼠虫害防治、毒害草除治等。
五、项目实施采取的技术措施
1、项目实施的区划或小班分布:灵泉镇营房村涉及5个小班、义牒镇张家塔村涉及5个小班、罗村镇霍阳庄村涉及7个小班,项目区草地分布不均,草原竞争力有所下降,草原退化程度严重,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投入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导致草原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项目区主要采取封育、禁牧、划破草皮、补种、施肥、鼠虫害防治、毒害草除治等修复措施。
2、项目地的整理:整地要求浅翻(深度8-10厘米),耕堑直,不漏翻,不重翻,重翻率<2%,糖平土壤,达到地平土细。
3、草种的选择及配置: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披碱草、冰草、无芒雀麦和达乌里胡枝子四种混播,混播比例为2:3:2:3。
4、草种补播的方法与方式:人工条播,条播后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这样能促使更快发芽。补播后要进行镇压或驱赶畜群践踏覆土,这样一可以使土壤保墒,二可以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便于种子吸收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
5、围栏和标识等的设计与应用:在人、畜活动频繁地段的山口、沟口、路口处围栏,用1米长2寸钢管,横护铁丝4条,十字交叉2条,隔4米栽1根钢管。在主要路口设置固定简介牌1个,用1.5寸的钢管做架,高3米,长2米,铁皮填心;标志牌8个,规格为长2米,高1.5米。
6、施肥:整理项目地块时,顺便将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处理好之后将腐熟的农家肥拌入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当草种出苗后,生长期要进行追肥管理,整个生长季节要求三到四次的追肥,撒施肥时应尽量均匀,勿使肥料灼伤叶片,施肥后应配合浇水,合理浇灌水分;应根据苗情及土壤墒情及时喷灌,浇水时应注意:①用喷头灌溉,不可大水漫灌;②浇水速度应与土壤渗透速度相近;③避免积水;④宜在早晚浇水,忌中午暴晒时浇水,浇水时应减少次数,增加单次灌溉量,这样有利于草的生长,一次浇水应使土壤湿润深度达15厘米。
7、后期管护措施等
A、补苗:在出苗不全或被破坏而使草坪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可以松土补播或用移栽方法进行补苗。B、修剪: 新建植的草坪应勤刈剪,保持坪面整齐美观,增加枝条分蘖。在幼苗长到10cm大时,即要修剪,刈剪去的部分一定要在刈剪前草坪高度的三分之一以内,如果多于这个量,将会造成由于叶面面积损失过多而造成光合作用能力急剧下降,使幼苗枯死。
第四章项目实施进度
一、项目准备阶段(2023年2月-2023年3月):主要完成项目基地的选址布局;基地的平整等基础性保障工作;选择优势草种披碱草、冰草、无芒雀麦和达乌里胡枝子。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3年4月-2023年7月):按照计划开展草种的种植;积极做好草种生长期间各关键环节技术措施和管理工作;根据草种的开花结实等生长特点,做好草种的采摘、收集、晾晒、清选、分级、检测、贮存等外业工作。
三、项目总结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1月):完成草种收集任务后,按照相关技术规程或规范要求,及时做好优势草种的性能测定、发芽率试验和一系列的理论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等工作,积极为我县草种的繁育推广和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草种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第五章项目投资概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办公室局关于印发《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投资估算指南(试行)》的通知(办规字〔2021〕113 号)。
2、有关定额
3、市场现行价格。
(二)资金使用安排
工程总投资:250万元
1、直接费用:237.5万元,其中:种子费30万元;土地平整费56.9万元;播种费20.5万元;管理员费9.5万元;施肥灌溉费24.5万元;病虫害防治费23.8万元;租用机械40万元;围栏、标牌费等25.8万元;其他费6.5万元。
2、间接费用:12.5万元,其中调查设计费5万元、工程监理费3.75万元、档案建设、检查验收费等3.75万元
第六章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成立石楼县2023年度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领导组,局长任小军任组长,分管副局长褚计生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乡镇乡(镇)长、林业站、森防站、种苗站、林业派出所的人员组成。把石楼县2023年度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作为局2023年的重要工作,各成员要理清职责,明确由各相关乡镇组织协调,林业局配合并实施。财政部门负责工作资金,审计、纪检部门监督检查。涉及重大事项由局申请政府组织会议研究决定。
2、加强项目管理。项目通过招标由有资质的造林专业合作社或造林公司施工,由县林业局项目办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跟班作业、现场施工,并聘请专业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理。
项目资金要设立专户、专人管理,全部按项目规划安排使用。同时要完善财务审计、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顺利实施。
3、加强技术指导。工程技术服务由县林业局林业站、森防站、种苗站提供保障。
4、加强宣传引导。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活动,对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草原法》进行系统的宣传。
5、加强档案管理。县林业局项目办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存档有关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工程招投标资料等相关资料,并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随时收集工程建设情况、施工、验收资料,建立起完整的工程建设档案。
6、加强绩效管理。项目实施后3-5年每年要进行绩效评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第七章项目预期效益
1、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草原面积5000亩,项目区可减少土壤流失量,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草原面积5000亩,用静态估算来计算草原的储备效益,以2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终效益值为每亩可达1200元,其草原的储备效益可达60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3、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可以为工程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对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农业的稳产和增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八章附件
1、投资概算表
2、小班作业设计表
3、项目位置示意图
4、项目区划位置图
5、作业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