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3月7日在石楼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石楼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 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我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一年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五个石楼”建设。
(一)县域经济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7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06万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亿元,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7亿元,增长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76万元,下降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万元,增长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877元,增长5.5%。
(二)脱贫攻坚首战首胜。整合资金2.84亿元,大力推进十二项脱贫行动,全县17个行政村7300名贫困人口率先跨过贫困线。产业扶贫投入2100万元激励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扶贫移民结合“去库存”安置588户2900人,护理护工培训3400人,生态脱贫902人,电商扶贫辐射带动500余户,教育、健康、社保等扶贫政策全部兑现到户。特别是我县启动了总投资5.2亿元的“三大产业扶贫计划”,为脱贫攻坚增添了新动力。
(三)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大力推动了“二主多辅”产业,红枣产量达到4000万斤,核桃1000万斤,新发展绿色谷子1.5万亩、食用菌200万棒、中药材5000亩、油用牡丹5000亩。实现了有机产品发展的新突破,1600亩红枣、小米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转换认证。构建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生动局面,全年共打造20多个沟域经济示范典型,辐射带动治理105条沟道。
(四)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全面推动以“一气三电”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其中开工建设45个,完工21个,完成投资11.54亿元。特别是天然气集气站项目顺利推进,2×60兆瓦天然气发电项目完成初步可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火车站站前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和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市政建设以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完成了延安街地下管网改造、东征文化广场、南城初中天桥等工程,实施了火车站站前广场大桥、王村改河、鼓楼街棚户区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成了37处安全饮水、65处农村电网改造、3条县级公路路基和15条农村公路提升等工程,完善通信基站165个,开工建设了双石线升级改造工程。特别是石汾高速签定了框架协议,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六)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东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竣工,南城初中迁建和西河湾幼儿园工程有序铺开,普通高考升学率上升到全市第四,重点院校录取创历史最好水平,职中对口升学达线率居全市前列。卫计事业加快发展。县医院住院大楼、县中医院具备使用条件。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深入开展,二孩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不断加强。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人,兑现社保救助资金3245万元,1.3万农民享受农村低保,首批400套廉租房落实到户。安全稳定形势不断巩固。扎实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全县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行动,打掉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和一批“路霸”、“村霸”,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政府建设得到加强。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74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10件。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顺利完成公车制度改革,不断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履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尽心履职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为石楼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级扶贫工作人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所有关心、支持石楼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贫困人口还有2.87万人,特别是产业扶贫困难较大,玉米、红枣等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下滑,特色农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脱贫行动推进较慢,脱贫摘帽任重道远。二是财政增收面临挑战。受煤矿、水泥厂停产和房地产市场下滑影响,我县税源十分紧张。加之去年实行营改增后,税收在地方财政留存的比例下降近一半,多重因素致使去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出现大幅下降。而以“一气三电”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尚未投产达效,培植新税源任务艰巨。三是城镇化建设欠账较多。集中供热、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功能滞后,城乡环境“脏乱差”治理成效不明显,大部分县乡道路需要升级改造,特别是省道城区段改线即外环路建设迫在眉睫。四是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区学校班容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义务段教师队伍亟待加强。县乡医务人员比较短缺,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仍有漏洞,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整治不够彻底。五是个别干部主动担当不够。工作中缺乏争创一流的锐气,缺少干事创业的追求,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解决。
展望新的一年,石楼的发展拥有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出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贫政策,极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抓好以沟域经济为重点的十二项脱贫行动,建基地、育龙头、树典型、出亮点,辐射带动全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二是国家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借此东风,我县通过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贷款实施“金鸡计划”;通过脱贫开发公司贷款推进易地移民搬迁、光伏扶贫等项目;通过市交通投资平台筹款建设外环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有效解决我县重大项目投入不足的难题。三是国家在限制煤炭产能的同时,大力支持天然气开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在“一气三电”清洁能源开发上快马加鞭,奋力赶超,一定能够在工业经济方面实现新突破,早日实现强县富民目标。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聚焦“五大主业”,实现“五新目标”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重点项目建设硬战;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文章;取得招商引资、民生事业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新成效,全面开创“五个石楼”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128万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研究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0万元,增长7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元,增长8%。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概括讲,就是要“打好三场硬战,做好三篇文章,取得三项新成效”。
一、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重点推进“1133”脱贫工程。坚决完成22个贫困村退出,9000口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一)大力实施“1133”脱贫工程
一是实现沟域经济新突破。整合资金1亿元,综合治理3个县级示范工程、9个乡级示范工程和150个村级工程,134个行政村实现沟域治理全覆盖,带动3000余口贫困人口脱贫。
创建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购买式治理模式。支持村委或者能人创建劳务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参与比例不低于60%。对于沟域经济中涉及政府投资实施的打坝造地、土地平整、生态绿化、农用设施建设等各种外包工程,主要由劳务合作社施工,让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入。创新资产收益式治理模式。多户型沟域治理,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企业、合作社牵头实施沟域综合治理,贫困户将土地资源、扶持资金、互助资金、小额信贷等以股份形式加入企业或合作社,将“资产(资源)化作股权,将农民化作股民”,让贫困户通过资产分红受益,增加收入。创新村集体经济“破零”式治理模式。制定沟域经济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方案,将政府投入治理沟域新增的耕地、坝体、养殖设施、经济林等各类资产,转化为村集体固定资产,实现全县13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和贫困户产业发展。
突出综合治理重点。首先实施土地整理。通过打坝造地、土地平整,治理162条大小沟域,新增高效农田1.2万亩,提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其次发展高效产业。打破以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圈舍养殖、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高效产业,做到“沟沟有主题、村村有特色”。重点立足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灵泉镇龙台农产品加工示范、前山乡第一湾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裴沟乡永由农业产业融合三大示范园区。各乡镇今年至少打造一个采摘农业示范点,一个特色养殖示范点,走出一条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二是啃下易地搬迁硬骨头。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统筹推进扶贫移民与城镇化发展,将全县今后两年6900多人的移民任务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整体推进。
完善2016年扫尾工程。督促王府佳苑小区加快完善手续,安置100户533口人。实施西河湾小区二期工程,安置270户1181人。
实施移民点建设工程。新建3个移民点。其中以郭村为中心,围绕石楼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北城区,安置1285户4222人。以岔沟为中心,依托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扶贫移民等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打造山水一色、环境怡人的东城区,安置660户2760人。小蒜镇徐家峪移民点安置145户487人。
用足用好扶贫移民政策。全力保障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第一,落实移民政策。全面落实移民户各类补助政策。由县财政承担征地拆迁费用,统一建设移民工程,严格控制住房面积,搞好户型设计,控制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减轻移民户的负担。第二,发展后续产业。坚持扶贫移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天然气开发、“金鸡计划”和休闲旅游产业,为移民户提供一批就业岗位。第三,推动转移就业。鼓励移民户自主创业。整合部门培训资源,采取政府购买、订单培训等模式,就业培训3000人,其中护工护理900人,就业600人,通过转移就业获得稳定收入。
三是确保“三大计划”顺利推进。“金鸡计划”由县扶贫开发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存栏蛋鸡240万只的养殖场,由北京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不仅可以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而且我县每年可获得租赁纯收入1200万元。其中600万元分配给6000个贫困人口,每人收益1000元;500万元分配给50个重点贫困村,每村10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100万元用于设立贫困户帮扶救助基金。6月份“金鸡计划”雏鸡场建成投产,2018年6月份工程全部竣工,将成为全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银狐计划”由山东泸河集团承载,投资1.3亿元建成3万只种貂养殖场。由公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回收,在灵泉、罗村、小蒜等6个乡镇12个村各建立一个养貂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投资约200万元。其中政府切块资金扶持一块,贫困户贷款自筹一块,吸收贫困户参与发展水貂2000只左右,户均收入2万元。全县养殖规模年内达到15万只。“善农计划” 由山西善农公司承载,注册了“甜蜜网事”商标,今年申报石楼蜂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欧盟有机产品认证,组织10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蜂6000箱,全力打造石楼蜂蜜品牌。同时在团中央帮助下,启动京东电商扶贫试点县工作,推动网络销售,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
四是加强“三基”建设助推脱贫。围绕脱贫攻坚主题,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重点对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镇主要负责人和村委两主干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提升基层组织和基层乡村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能力。扎实开展“54321”干部结对帮扶活动,重点强化贫困村“三支力量”,帮助贫困户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把各项脱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共同帮扶的大格局。
(二)切实保障脱贫攻坚行动。一是大力推进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贫。建立全县扶贫项目库,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年度规划,在项目库中精选实施一批重点扶贫项目,将全县所有涉农资金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按照“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原则,做到集中投入、精准投入,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新格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脱贫成效。二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积极实施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全县“富民贷”和“强农贷”规模达到2亿元。金融单位要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切实简化手续,提高办理效率,有力支持农业企业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充分发挥省市扶贫工作队帮扶力量,特别是抓住县际结对帮扶机遇,主动与汾阳市加强衔接,建立完善联动、会商、激励“三项机制”,努力在谷子、核桃、养殖、教育、医疗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
二、打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攻坚战
集中全县力量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是今年必须打好打赢的一场硬仗。
(一)加大投入完善市政建设。县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对标“创卫”工作的各项指标,按照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原则,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全面补课,实施18项重点工程。一是建设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完成延安街停车场、集中供热站、沁园春广场天桥、汽车站等重点工程。二是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配置垃圾收集和清运设施,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重新选择一处建筑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三是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沁园春广场修缮、文化外墙亮化、东征广场地下管网、城区排水涵洞、景观小屋等工程,新建改建4座城区公厕、完成一批城中村改厕工程。四是编制《石楼县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完成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二)持之以恒强化城乡管理。整治城乡环境。实行主城区、城中村和社区卫生保洁全覆盖,强化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开展县直机关创卫活动,将法院、检察院、卫计局、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局6个单位打造成省级卫生单位。开展乡镇所在地和村边、路边、河边等“三边”环境整治,将罗村镇、龙交乡打造成省级卫生乡镇。规范市场秩序。以城区综合执法大队为主体,整合水利、环保、国土、交通等部门行政执法职能,提高城区综合执法效能,依法打击摊点乱摆乱占、垃圾乱堆乱倒,广告乱贴乱挂,污水乱泼乱排及其它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引导商贩入驻通财市场和鼓楼市场。加强交通管理。交警道路执勤实行常态化,加大城区路面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违章必查,违法必究,确保主街道畅通有序。建立长效机制。推行包片负责制。实行县级领导分片区联系、县直单位划段负责两项制度。推行“门前五包”制。各临街单位和商铺全面实行“门前五包”,自觉维护城区环境卫生。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将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推行监督问责制。综合运用政务督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全方位聚焦“创卫”工作,公开曝光“五乱”典型。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迟缓、落实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从严问责,直至采取组织措施。
(三)全面动员开展文明创卫。抓好教育。把文明教育贯穿于创卫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工青妇、中小学校、居委会等单位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引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宣传。在有线台、广播电台、《石楼时讯》、政府网站、微石楼等媒体开设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大张旗鼓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创卫”先进典型,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卫目标上来,形成全县人民共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三、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
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定增长、培植财源、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围绕“五个石楼”建设目标,按照开(复)工一批,招商引资一批,储备争取一批要求,今年确定了3大类40个重点项目。其中重点考核项目22个,招商促进项目6个,库存推进项目12个。我们将集中力量、聚焦项目,全力以赴加快重点考核和招商促进两大类28个项目建设。其中率先开工、复工建设天然气开发、风力发电、职工俱乐部、鼓楼街棚户区改造和介板沟棚户区改造等14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消防站等14个重点项目。特别是由中海沃邦有限公司承载的天然气开发项目,总投资13.6亿元,目前集气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承载的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7.9亿元,总装机容量99.8兆瓦,项目已经得到省发改委核准文件,上半年开工建设。我们将盯紧目标,排除万难,千方百计确保天然气集气站项目投产达效,确保风力发电项目主体竣工。
全力抓好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每一个重点项目确定一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特别是对于天然气开发等一批骨干项目,一个项目建立一套班子,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一包到底,全程跟踪,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坚持并联审批制。开通项目立项、土地、环评、选址等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相关部门实行同时收件、交叉审核,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审批进度。三是坚持分类考核制。制定出台《重点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办法》。对于乡镇或县直单位实施的重点项目考核工程进度;对于外来企业实施的重点项目,考核乡镇征地拆迁、部门手续办理等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坚持定期督查制。项目推进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及政府例会制度。包项目领导每周至少现场调度一次,坚持一线解决问题;督查组每月全县通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县政府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项目例会,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
积极应对农业经济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变的新变化,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特色化。做精种植业,通过政府切块补贴,引导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绿色谷子1万亩、酿酒高粱1万亩、沙滩红薯3000亩、中药材1500亩和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重点在罗村镇新发展“放心粮蔬”2000亩,在灵泉、罗村、龙交、裴沟等乡镇发展草莓1000亩。做优林果业,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群众开展红枣、核桃整形修剪、嫁接改良等管护,扶持贫困户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2万亩。同时,配合农业部开展好红枣防裂果试验,积极探索解决红枣裂果难题。做强畜牧业,加大金融小额信贷扶持力度,提高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服务水平,稳定发展生猪、蛋鸡生产,大力发展肉牛、湖羊等草食畜牧业和水貂、狐狸等特种养殖。
二是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绿色化。瞄准有机农业高端市场,用足用好生态环境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分步实施,加快创建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力争到2019年建成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抓好制度建设。出台《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有机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监管机制,构建企业质量诚信体系,促进有机产业健康发展。抓好基地建设。参照国家有机生产标准,突出抓好灵泉、罗村有机谷子,小蒜、前山、和合有机红枣,龙交有机核桃,曹家垣、前山有机沙滩红薯,罗村、小蒜有机湖羊,义牒、灵泉有机苹果等基地建设,全县有机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以上。抓好企业引领。重点与山东孙祖小米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灵泉、罗村建立1700亩有机谷子示范基地。支持树德、东瑞、绿康等企业扩大有机基地规模,全面启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编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聘请浙江大学专家教授,以绿色循环、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目标,尽快完成规划编制,指导我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支持北京德青源、深圳善农、山东泸河和孙祖小米等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延伸特色农产品加工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领农民稳定增收。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在全县每个贫困村组建合作社,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主体”行动,带动农户发展干果经济林、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和产品。
五、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文章
持之以恒扩大生态优势,为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打好基础。
狠抓生态建设。一手抓造林绿化。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一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优先发展核桃、单季槐、皂角、桑树、油用牡丹等经济树种,将全县25度以上的6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二是实施城区可见山体绿化工程,将城区绿化与县城“四大公园”建设相结合,严把景观标准和施工质量,确保2000亩工程一次栽植、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三是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小蒜到曹家垣通道两侧3000亩荒山荒坡绿化。一手抓机制创新。全县扶持成立50多个造林合作社,吸收农村劳力2000多人,让造林合作社成为我县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护林员考核管理,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和封山禁牧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散养滥牧行为,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
狠抓环境治理。扎实开展“铁腕治污”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大气和水资源的治污攻坚。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集中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突出问题,新铺设城区污水收集管网4公里。投入1800万元对全县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进行整治,确保屈产河水质稳定达到四类以上标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以雾霾防治为重点,坚决淘汰集中供暖区域10蒸吨以下的营业性燃煤锅炉和燃煤炉灶,积极推广电锅炉、燃气锅炉取代个户燃煤锅炉,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让石楼的天更蓝,气更清,水更绿,环境更宜人。
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文章
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电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舒心。
加强交通建设。完成双石线升级改造,小蒜镇—曹家垣乡、罗曹线马家庄—阳崖和西东线马门庄—圪连3条县级道路拓宽改造,32个行政村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建设辛关—黄河第一湾、前山乡郝家山—任家崖两条旅游公路;积极推动石汾高速公路,上马建设县城外环路。目前,华瑞世纪集团成功签约高速公路后,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有望早日落地开工。县城外环路工程已经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线路规划,我们将加快推进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加大融资力度,力争上半年启动实施。加强水利建设。重点实施王村、岔沟和郭村三条河道整治,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2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加强电力建设。建成和并网运行31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完成义牒变电站和线路的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加强电讯网络建设。新建4G基站20个,新通40个行政村的宽带,行政村宽带普及率达到85%以上,实施行政村“大喇叭”全覆盖工程,开通石楼调频广播电台。
七、取得招商引资新成效
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重点招商。围绕我省提出的“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战略目标,尽快完成我县开发区规划,以天然气、农业产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三个园区”为重点,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既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大型招商活动,更注重自主招商,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履约率。第一,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倾斜支持的政策机遇,各职能部门紧盯各级财政资金投向,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有较大增长。第二,抓住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瞄准民营企业开展招商活动,实现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投产达效;第三,抓住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趋势,有选择地引进规模大、实力强、水准高的企业集团,高水平开发黄河第一湾、集运站等项目。第四,抓住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机遇,围绕天然气下游产业招商引资,促进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招才引智。大力开展“走出大山石楼人”系列活动。建立健全石楼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档案,加强联系沟通和政策宣传,吸引石楼人回乡创业。广泛吸引县内外各类人才加入我县招商引资队伍,扩充招商引资力量,拓宽招商引资信息渠道。鼓励在我县投资的企业以商招商,积极引进投资企业。坚持大商小商一起招,大小项目一起上,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不慢待任何一名客商,掀起大招商、快招商、多招商的热潮。
完善招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原则,对于招商引资的项目,在土地、环境容量、税收、收费、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优惠,协助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建立奖励制度。制定《招商引资引才奖励暂行办法》,对于在招商引资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并实现投资项目落户石楼的经济组织或个人,给予资金奖励。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促成招商引资的,给予记功嘉奖,激发全县上下投身招商的热情。
八、取得民生事业发展新成效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兴办惠民实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布局城区学校,建成投用东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西河湾幼儿园,开工建设南城中学迁建工程。争取贫困地区特岗教师计划,着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深化石楼中学教学改革,强化职教中心特色职业教育。启动“名师”工程,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学教研水平,让石楼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投入使用综合住院大楼,新增核磁共振等一批高端医疗设备,完善学科建设,细化医疗服务,提升县医院综合医疗水平。投入使用新建中医院,促进中医特色化发展。加强县乡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扎实开展“健康石楼”活动,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省级验收达标任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全面两孩政策体系。
做好文化旅游工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升级改造图书馆,建成运营数字影院,实施美术馆、文化馆和档案馆“三馆合一”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文化站达标工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编制《石楼县旅游总体规划》,成立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与省市旅游公司对接,大力推介黄河第一湾、《沁园春·雪》创作地、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完成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整合并轨,建立城乡统一、惠民高效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式投用便民服务中心。改建扩建光荣院。按照保生活、兜底线要求,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救灾救济、残疾人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尽快实现首批廉租房入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00户。
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单位)主责、失职追责”要求,围绕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特种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坚持以“四铁”要求开展排查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查处,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深化社会治安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打黑除恶”行动,扎实推进“平安石楼” 建设,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取得政府自身建设新成效
围绕县委聚焦“五大主业”、实现“五新目标”的决策部署,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坚定不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咬紧目标同心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紧紧围绕建设“五个石楼”战略目标,将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各项工作逐项分解,明确任务、明确时限,细化措施,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干的任务、干的指标、干的责任。加强班子之间、部门之间、干群之间的团结,在事业上同心同德,在工作中互助互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扑下身子务实干。大力发扬务实作风,每一项工作都要立说立行地落实,只争朝夕地推进。坚持政府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办好办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加强督查考核,盯住关键环节,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
三是放下包袱大胆干。推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凡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干事的,允许失误,宽容失败,营造让干部“放心做事、放手做事、放胆做事、放权做事”的工作环境。推行干部激励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肯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受尊敬、干成事的人受重用,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
四是遵规守矩清廉干。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支持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增强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能力。巩固和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贯彻《准则》和《条例》,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重点项目和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和纪律审查。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放松,深入整治“四风”不懈怠,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好光景是拼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拿出勇往直前的冲劲、善作善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全面推进“五个石楼”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附件:
相 关 注 释
聚焦“五大主业”,实现“五新目标”:这是县委确定的2017年工作思路,即聚焦精准扶贫,坚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开创新局面;聚焦重点项目,坚决在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聚焦县城“创卫”,坚决在优化环境上展现新形象;聚焦社会事业,坚决在民生福祉上得到新改善;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成效。
“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三大产业扶贫计划”:指金鸡计划、银狐计划和善农计划。
“1133”脱贫工程:第一个“1”是在发展沟域经济上实现一个突破,第二个“1”是坚决啃下易地搬迁这一块“硬骨头”,第一个“3”是实施“金鸡计划、银狐计划、善农计划”三个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第二个“3”是全面加强“三基”建设。
沟域经济: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自然条件、沟域资源为基础,以整合资金、土地流转为手段,以特色种植、圈舍养殖、生态绿化、乡村旅游等为内容,通过对生态、产业、景观、设施等统一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民俗旅游、观光农业等于一体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
“三基”建设:即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
“54321”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是指县级领导至少要包扶5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至少包扶4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至少包扶3户贫困户,党员干部至少包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至少包扶1户贫困户。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三支力量”:是指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
金融富民扶贫工程:金融富民扶贫贷款主要支持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对通过“能人大户”等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项目,也可适当支持。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所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包括种养业、服务业、运输业、农家乐旅游业及小型加工业等。贷款产品分为面向贫困农户的“扶贫小额信贷”的“富民贷”,以及面向贫困地区扶贫企业及项目的“强农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最终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一村一品一主体”:是指每个贫困村都要有特色产业和产品,都有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我省2017年实施产业扶贫的主要任务。
“四大公园”:是指荣林生态园、南山公园、月亮湾公园、站前广场湿地公园。
“四铁”:楼阳生省长提出“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个区分开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18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正式提出。即“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13710”工作制度 :即对省政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实行“13710”电子台账管理。“1”即当天要研究部署;“3”即3天内要向省政府反馈办理情况;“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三公”经费: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范围以县城建成区为主,创建标准涉及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病媒生物防治、食品安全和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城中村卫生等9个方面47项内容。其中以环境卫生、社会卫生和城中村卫生为重点。
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生态示范县:申报主要条件:具备发展有机产业的基本环境条件,且有机生产区域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规模;有几种本地优势产品,形成一个或多个较成熟的有机产、供、销产业链,并且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的拉动作用。通过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一方面有机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增加3-10倍,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对于我县打造石楼绿色旅游品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主要标准为:吕梁山黄土高原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以上;等级公路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80%以上;县城建成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5%以上,建成一处以上城郊森林公园;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居住区林木绿化率达到20%以上;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5%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