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公益事业 > 灾害事故救援

凝心聚力保民生 防汛安置暖人心

来源:微石楼 更新时间:2025-10-15 15:53:51

近期,我县遭遇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境内部分区域出现山体滑坡隐患,灵泉镇防汛工作面临严峻考验。面对险情,该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原则,组织各社区展开为期十天的全天候防汛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转移并妥善安置危险区域群众175户、共计526人,用高效行动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为精准消除安全隐患,各社区将山体滑坡、低洼地带淹水等风险点作为排查重点,对城区及周边散户住房开展“拉网式”逐户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同步启动应急安置预案。居住在榆岭区域的吴建业一家,便是此次有序转移的受益者。“接到月亮湾社区转移通知时,我们还在担心住宿和吃饭问题,没想到工作人员很快就帮我们安排好了临时住所,三餐也有专人对接,这个安置点虽然是临时的,却特别有家的温暖。”吴建业的话语里满是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激。同样感受到温暖的还有居民刘秀珍,她回忆道:“下雨那几天,社区工作人员特意开车到家门口接我,怕老房子受雨水影响不安全。到了安置点后,吃住都不用操心,社区想得特别周到。”

在防汛安置工作中,各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重要抓手,明确网格员包保责任,在每处隐患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并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处置。“我们从汛前就开始排查风险点,汛期每天安排人员巡查,汛后还要回头看,就是为了形成‘排查—处置—复查’的闭环,确保险情突发时能快速响应、高效应对。”月亮湾社区党委书记张瑞军介绍,目前所有临时安置点均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后续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分批次组织居民有序返家,“既要让大家平平安安撤离,也要让大家开开心心回家”。

安置点的服务不仅注重“全覆盖”,更兼顾“个性化”。工作人员一方面协调周边宾馆作为临时安置场所,对接辖区饭店保障三餐供应,解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月亮湾社区应急安置负责人梁栋说:“只要居民有需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跟进解决,看到大家在安置点住得安心,再辛苦也觉得值。”崇文社区则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带小孩的家庭推出服务,该社区党委书记孟文涛介绍说:“除了保障基本住宿和饮食,我们还会上门了解特殊群体需求,比如为老人协调软烂的饭菜,帮有小孩的家庭准备必需品,就是要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安置点住得稳、过得好。”

下一步,灵泉镇将持续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防汛知识,组织志愿者进小区开展避险技能宣传,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镇分管地质灾害负责人闫二平告诉记者:“灵泉镇人口密度大,危险区域住户较多,此次强降水影响范围广,我们始终紧绷地质灾害防范这根弦,坚持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后续会继续加强隐患点排查监测,做到应迁尽迁、应转尽转,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