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公益事业 > 乡村振兴

[记者走基层]致富带头人“二妹子”:不止辣酱,农产矩阵富乡亲

来源:微石楼 更新时间:2025-11-03 11:01:19

金秋时节,石楼县义牒镇曹家河村的辣椒基地迎来丰收旺季,一串串红似火焰的辣椒挂满枝头,成为田野里最亮眼的风景。在这片忙碌的土地上,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二妹子的刘燕红。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创业者,她不仅从制作辣椒酱、加工苦菜起步,逐步建成食品公司、打通电商销售渠道,更让80余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而今年,她更在丰收季主动将村民采摘辣椒的工钱从每斤5角提高到7角,用自己少赚点、村民多挣点的朴实想法,让丰收的喜悦真正惠及每一位劳动者,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担当与温度。

走进刘燕红的辣椒加工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辣椒香气,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新鲜辣椒进行分拣、清洗、剁碎。而在田间地头,二十余名村民指尖麻利地采摘着成熟的辣椒,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以前摘一天辣椒,从早忙到晚也就挣十几块钱,现在燕红妹子把工钱涨了,算下来一天能多挣七八块,虽然有点累,但心里亮堂,干劲也更足了!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白温俊一边擦汗一边说。

谈及涨工钱的初衷,刘燕红放下手中的活,眼神里满是真诚:我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现在辣椒丰收了,我的加工坊能运转,全靠大家帮忙采摘。就算我这一季少赚点,甚至不赚,也得让跟着我干的姐妹们多拿点工钱,这是我办产业的初心,不能忘。

这份让利于民的初心,早已融入刘燕红的创业历程。多年前,面对家乡产业滞后、留守妇女就业难的困境,刘燕红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找突破口。她注意到漫山遍野的野苦菜蕴含着巨大商机,毅然决定开发利用这一天然资源。当时就觉得,山里的苦菜没人要,要是能加工成产品卖出去,说不定能给大家找条出路。刘燕红回忆道,为了摸清苦菜的采摘季节和加工方法,她顶着烈日跑遍周边山头;为了解决保鲜、去涩难题,她多次自费前往外地学习技术,甚至把专家请到山里现场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开发出保留苦菜营养价值且口感更佳的苦菜茶、苦菜饼等产品,如今,她的苦菜加工坊每年加工鲜苦菜达10万余斤,还成立了巾帼苦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80余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燕红妹子不仅给我们派活儿,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苦菜、怎么挑好料,就连收购价都比外面高两成。合作社成员金秀月说,我现在一边照顾家里老人孩子,一边在合作社干活,一年能挣2万多,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随着产业越做越大,刘燕红的暖心举措也越来越多。她在合作社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讲解种植技术;组建互助小组,让技术熟练的村民帮助新手;遇到家庭困难的村民,她还会提前预支工钱,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燕红就像我们的主心骨,有她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村民们提起刘燕红,满是感激。

如今,刘燕红的产业越做越大,成立了石楼县鸿雁情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农副产品达22个品种,包括苦菜系列产品,杏干、桃干、苹果干、红薯干等干果产品,还有西红柿酱、辣椒酱、辣椒油、扎蒙油,以及蜂蜜、小米、核桃、红枣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辣椒酱也成了游客来石楼各景点游玩必带的网红伴手礼。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深知村民们过日子的难处。现在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能让姐妹们守着家、带着娃还能挣上钱,我心里比自己赚了大钱还高兴,这就是我最满足的事儿。

从苦菜到辣椒,从个人创业到带动80余人家门口就业增收,刘燕红用实干与温情,书写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奋斗篇章。她就像一束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创业路,更把温暖洒在乡亲们的致富路上,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熠熠生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