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公益事业 > 脱贫攻坚(已归档)

[媒体看石楼·《吕梁日报》]党建引领聚合力 攻坚克难勇担当

石楼县政府 www.sxshilou.gov.cn 2021-07-12 11:11 来源:微石楼 放大 正常 缩小

  7月11日,《吕梁日报》头版头条以题为《党建引领聚合力 攻坚克难勇担当》报道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的我县龙交乡党委。

  

  党建引领聚合力 攻坚克难勇担当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楼县龙交乡党委 

    

  2021-07-11 

   本报记者 阮兴时 

    

  绿油油的谷子地漫过千沟万壑,红彤彤的西红柿一望无际,微风轻拂,连片的核桃林沙沙作响……走进石楼县龙交乡,满目青山墨如黛,乡村风光无限好。 

    

  在龙交,绿色是这里最靓的底色,产业是这里最大的特色。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蜿蜒在绿水青山间,为大山深处的百姓打开了“绿色通道”,绿水青山逐渐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龙交乡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谆谆嘱托,紧紧抓住党建牵总这个核心关键,走出了一条“党建促脱贫、脱贫强党建”互利双赢的发展之路,让吕梁精神在新时代攻坚深度贫困,实现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丰富了内涵,彰显了价值。 

    

  连续八年,龙交乡在全县排名第一,获市级“五个好”乡镇党委,省级“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生态乡镇”“国防教育示范乡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支部“起航” 配强发展“领头雁” 

    

  强基固本筑堡垒,党旗高扬风气正。在龙交乡干部群众向更加幸福的道路迈进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这就是飘扬的党旗。 

    

  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龙交乡全面加强乡党委班子建设,坚持从严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划分包片领导,抓严抓实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让每个班子成员有责任、有担子、有压力。 

    

  每月10日, 开展“5+X”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已成为龙交乡党委班子雷打不动的习惯。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督促党员牢记政治角色,时刻以党员标准检查对照自己,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化解历史信访积案,龙交乡推出了“1+3”村级议事机制,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为了建立责任机制,强担当意识,乡党委成员联系指导11个农村党组织全覆盖;478名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党组织关系转到村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书记一体考核,形成“责任共同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一支团结和谐稳定的党委领导班子淬炼成型。 

    

  为了健全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龙交乡在各村党支部建立支部、村委、驻村工作队联席会议制度、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公开公示制度。针对部分软弱涣散村,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长效化整顿机制,滚动整顿、查缺补漏、巩固提高,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路灯安装、监控设置、通道绿化、河道治理、断墙整修……对于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村,龙交乡党委下大力气改变村容村貌和党的基层阵地面貌。率先完成了乡镇“五小”“八有”和11个村级活动场所“六个一”建设任务。如今在龙交乡,各村的会议和活动逐渐多了起来,昔日狭小的工作场所成为如今村内的标志性建筑,村里的党员干部找到了主心骨,老百姓有了依靠,龙交乡的发展方向也随着大家的讨论声而逐渐清晰。 

    

  党委“领航” 找准脱贫“好路子” 

    

  “要想摆脱贫困,一定要有坚强的党支部,这样才能带领着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龙交乡党委书记王永军如是说,这是他的坚定信念,也是全村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 

    

  “支部+”的党建托底发展模式的探索,是龙交乡能够实现“党旗飘、产业兴、群众富”的制胜法宝。通过“支部+”模式,综合涵盖了产业、就业、服务、治理等多项工作,让支部成为机制突破的排头兵,成为工作推动的主引擎。通过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话语权、决策权,不仅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群众也在“支部+”的引领下, 干劲越来越足,日子越来越好。 

    

  上庄村曾经是贫困村,摘掉“穷帽子”是村民最大的期望。“志不立,穷根难断!”上庄村村委班子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养蚕、养羊、养牛,种植大棚蔬菜……经过坚持不懈地深入考察,最终确定发展西红柿加工,并成立了冠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合作社”模式,如今的上庄村,一望无际的西红柿种植大田,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一罐罐鲜红的西红柿酱走向各大市场,承载的是百姓们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上庄村产业致富只是龙交乡党建引领脱贫的一个缩影。通过 “支部+合作社”模式,该县夯实了产业基础。党支部领办的14个造林合作社和12个种养加合作社带动1200余名贫困群众投身生产发展一线,形成了“金色谷子、紫色土豆”两大种植、“毛驴、山猪、蓝狐”三大养殖、“核桃、西红柿、辣酱、酿酒”四大加工的产业布局,实现了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全覆盖。通过“支部+光伏收益分配”模式,该乡总结实践了“5118”的光伏收益分配“龙交模式”,以“三公一业一扶持”为内容,实现了1160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这一做法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借鉴。 

    

  为了彻底解决一方水土无法养育一方人的现状,在贫困群众易地移民搬迁后,通过“支部+物业公司”模式,成立6个物业公司,吸纳120余户移民户,对接县城小区从事物业工作。解决移民户后续稳定问题。该乡还通过“支部+社会治理”,把党代表工作室与信访室、调解室、便民服务站、电商服务站、心理疏导站一并形成了“三室三站”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平台,坚持五治融合,成功化解了80余件历史信访积案,群众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如今的龙交乡,强基固本之花遍地绽放,产业富民之花璀璨盛开,幸福和谐之花竞相绽放,摆脱贫困的梦想正在乡村实现,正在富民强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党员“续航” 鼓起致富“精气神” 

    

  对于产业发展,龙交乡党委的规划十分清晰。王永军对记者说:“种植上,我们准备发展谷子0.8万亩,土豆0.6万亩,玉米3.2万亩;养殖上,在大力培育吕粮山猪优势品牌的同时,适度发展养牛产业;加工上,继续做好西红柿、核桃、辣酱、酿酒四大加工;核桃产业上,今年抓好1000亩老核桃树的嫁接改良;光伏产业上,优化光伏收益分配,积极引进光伏项目。与此同时,我们继续巩固原有产业,盘活闲置产业,目前23个实体产业中除石家塔驴厂和君庄水厂外,均运营正常,继续巩固提升,确保产业的延续性和增收的联动性。同时帮助石家塔驴厂转型改变闲置现状,帮助君庄水厂办理相关手续,使其正常运营。” 

    

  但对于贫困山区来说,经济上的贫穷是其次,更为严重的是精神上的贫穷。“治贫先治愚”,龙交乡党委班子对此看得十分清楚。 

    

  俗话说:“羊群走路靠头羊。”只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才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自立自强、文明致富的良好氛围。 

    

  龙交乡党委把乡党委书记郭永东获全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省税务局驻兴东垣村第一书记韩剑锋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卖蛋第一书记吕浩江四年扶贫等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进行重点宣传,他们矢志不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主动作为、只争朝夕、战天斗地的宝贵精神,心系群众、公道正派、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实干苦干、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让大家掀起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的热潮。 

    

  在优秀党员的带动下,该乡涌现出了残疾贫困户苏成明拄着双拐铲雪,身患绝症的老党员赵文和在生命弥留之际如数交纳党费,北漂护工李利平恪守“吕梁山护工精神”月工资超过万元,带富典型辛生德种植的谷子亩产达到1200斤等数不清的励志故事。龙交乡党委选树了120余名崇文学技、自主脱贫、孝老敬亲等身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如今,群众争当好人共建文明已蔚然成风。 

    

  为了让好事成为竞争新风尚,龙交乡在乡村两级建起了扶贫爱心超市,以积分制形式激励大家做好事、办实事;光伏收益的分配及公益性岗位的设置让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为了激励全乡个干部群众敢做事、能成事的拼劲与闯劲,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协作精神,龙交乡党委筹建了龙交精神展览馆,把“敢为人先、大气仗义、崇群同心、实干善成”的龙交精神进行传承,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由脱贫摘帽迈向乡村振兴转型的道路。 

    

  通过实践,龙交乡走出了“党建促脱贫、产业做支撑、文化作引领”的脱贫路径,形成了“不遗余力补短板打包围战实现清零目标、不折不扣强弱项打游击战促进重点突破、不断创新亮特色打歼灭战达到整体提升”的三大作战方案,结合实际,龙交乡党委还编写了《一本通》《掌中宝》《脑中清》《锦囊袋》《百宝箱》等工具书,有效指导了帮扶干部联系群众。经过努力,全乡61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摘帽,龙交实现了历史之变。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凝心聚力、励精图治,继续深入推进‘151’龙交全面振兴战略,‘1’就是党建统领,‘5’就是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1’就是纪律保障贯穿始终,努力建设‘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美丽龙交。”对未来的发展,王永军信心满满。 

相关推荐